【書介】《論友誼》:究竟什麼是朋友
本書作者 Alexander Nehamas 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系、比較文學系教授,這本書的源頭來自於作者與他的朋友,在普林斯頓大學開設的專題討論課,這本書筆觸流暢、易讀,舉的例子可以輕易理解,討論細緻;整本書透過哲學、藝術、文學等各種材料,甚至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,嘗試爬梳出一個答案:什麼是友誼?
亞里斯多德
在亞里斯多德的討論裡,有phlia 這個概念,phila 分成三種,第一種是關係中的人可以從彼此身上得到利益,第二種則是可以透過相處得到樂趣,第三種則是亞里斯多德認為最上乘的,受彼此的美德吸引。有時會把phila 翻譯成友誼,因此在亞里斯多德的傳統裡,只有有美德的人才可以建立真正或完美的友誼(phila)。好朋友永不可能是壞人,而好人之間的友誼絕對不會造成傷害。
而不完美的phila ,也就是前面兩種,關注的並不是對方本身,只要對方無法再提供樂趣或利益,關心就會瓦解。但若是因為美德祝福對方,才是「純粹為你著想的」祝福。美德形成的連結也比較長久,因為在亞里斯多德的理解裡,具有美德的人格不容易產生劇變。
在亞里斯多德的傳統裡,真正的友誼必須建立在美德,或者是「善」上,而這個「善」指的是道德的善。而真的是這樣嗎?
基督教
在亞里斯多德的phila 概念裡,有個重要的層面在於,這種關係始終厚此薄彼,始終讓我們對人們有偏愛、有差別待遇,我們能真心相待、相愛的人數勢必是有限的。這在基督教思想中會形成問題,因為最起始的基督教是建立在博愛的理想上的。
基督之愛應該反映對神的愛,我們若愛世上眾人,就是愛神本身。
聖奧古斯丁發現,友誼之愛是:「愛一個凡人,彷彿他永生不死。」這樣的方式愛人,等於把他們當作神,這犯了偶像崇拜之罪。然而奧古斯丁仍然把友誼視為通往神之愛的路徑。
齊克果則認為友誼是一種感官享受,是自我溺愛,是異教的美德。
藝術
在繪畫裡,有些主題是很容易就可以從符號中辨認出來的,例如性、情慾、殺戮,然而,友誼呢?在拉斐爾的《與朋友的自畫像》裡面,我們似乎真的很難找到什麼符號是象徵著友情。有些朋友會擁抱、有些不會,畫作必須描寫視覺特徵:手勢、神情、身體姿態、態度、感覺、情緒,但是友誼似乎沒有辦法被任何一個上述的特徵所代表。
在小說裡面,我們很少看到關於友誼為核心主題的敘事。友誼在小說中無所不在,但卻很少有小說在「探討」友誼。亞里斯多德說,友誼最明顯的特徵,就是朋友既需要也希望共度人生的大半時光。時間似乎是關鍵。友誼是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建立起來的。因為友誼往往表現在最瑣碎、最普通的行為中,這似乎讓我們很難用小說這個體裁來描述友誼。
友誼的善:友誼真的道德嗎?
在亞里斯多德的傳統裡,友誼是純粹的善,有德之人之間的關係,只可能帶來道德上的善。然而,我們用我們的日常經驗知道,這是不一定的。新聞中常常看到的說詞「交到壞朋友」,暗示了我們這段友誼把他們帶上世俗道德無法接受的路。友誼可能把我們帶上不道德。
我們可以從藝術中理解友誼,也意外地發現,藝術跟友誼共享許多特徵。「親密關係的承諾,就是承諾我們有幸得到一瞥你靈魂的機會,同時也以我們的靈魂作為回報。」妳會一件藝術品上,看到只有妳看得到的美,正如妳在朋友身上一樣。
每段友誼都帶領我們走向獨特的方向,不可複製。這些價值是非道德的,所以都是雙面的,我們通往的地方可好可壞。
我們為什麼愛朋友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我們有許多關係是「工具式的」、「非個人的」,例如醫生、理髮師、清潔員,我們往往不會在乎他們的宗教信仰、生活習慣、風不風趣,只會在乎他們能不能提供我們需要的,最多再在乎一下他們在提供這些時好不好相處而已。只要出現一個人,
更會剪頭髮、醫術更好,我們往往會毫不猶豫地把原本的換掉。
如果今天,我固定去找一個理髮師剪頭髮,你可能會問我,「為什麼喜歡他?」,我會回答「我喜歡他幫我剪的頭髮。(而不是理髮師本身)」。不過假設我跟理髮師的關係變得比較親密了,我關心的不再只是他剪的頭髮,而開始關心這個人本身,我就再也回答不出「為什麼喜歡他」這個問題了。
如果我說他「善良、風趣」,那麼難道出現了一個「更善良、更風趣」的人,我們就會用後者替代前者嗎?只要我們開始喜歡某一個人本人,我們就無法清楚說明為什麼了。我們似乎不只是因為朋友身上的特質,更是因為是她本人。
當我們嘗試解釋友誼時,多半都聽起來很薄弱,我們解釋時多半有個「諸如此類」的成份在,答案是開放式的:我不完全了解你這個人,我也不完全知道我在與你相處之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,但是我承諾,讓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。
一旦對未來的想像消失了,一旦兩個人覺得已經完全弄清楚對方的所有面向,友誼成為了一件無聊事,很快就會消失了。
每個人,在面對不同人時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樣子,甚至可以說,我們身上有些部分,必須仰賴某些朋友才能活出來。更進一步地,朋友賦予彼此影響自己的權力,向不確定的未來做出情感承諾。
如果真的要回答說為什麼愛你,我只能說,「因為是你,因為是我」。
結語
這本書對友誼做了很細緻的討論,什麼是朋友、為什麼愛朋友、友誼道德嗎…這本書中大多沒有給出一個很確定的答案,而是帶著我們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去爬梳、反覆論證我們的答案,因此看完之後不一定能明確回答你原本帶著的問題,但你勢必可以對原本的問題做更細緻、更深入的理解。
題外話,我看這本書是接著《存在心理治療》看的,那時在博客來的試讀上,發現這本書在回答「為什麼愛朋友」的討論方法,跟存在治療中,「面向他人的存有」有些互通之處。我們不一定需要朋友才能有美好人生,但朋友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,讓我們更有勇氣的面對存在孤獨。如果有興趣的看這裡。